1949年,叶剑英宴请傅作义,傅作义借酒劲道出他对林彪的真实想法
1949年,叶剑英宴请傅作义,傅作义借酒劲道出他对林彪的真实想法
1949年2月的一天,北京饭店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。这次宴会出席的人物个个都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,林彪、叶剑英、聂荣臻、罗荣恒等人均有出席,而被他们宴请的人,赫然就是此前发表和平解放北平宣言的傅作义。
傅作义
在宴会中,这些高级将领把酒言欢,气氛十分融洽。但在大家酒酣耳热时,略微喝多了的傅作义竟然说出了对林彪的真实想法,令众人十分惊异。那么,林彪是如何回应傅作义的呢?
和平解放北平
论起北平的和平解放,不得不承认,傅作义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。
早在1948年11月,傅作义得知国民党廖耀湘的新一军、新六军全部被歼,内心就已经遭受了巨大的冲击:就连国民党部队最精锐的美械兵团都被解放军歼灭,自己手下鱼龙混杂的五十余万兵力,真的能挡住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吗?也是从这时候开始,傅作义认真思考了投奔共产党阵营的可能性。
辽沈战役
为此,傅作义先后派遣顾问刘厚同、土地处处长周北峰等人赶赴中共处,对自己投奔共产党阵营的可能性进行了谈判。不过此时傅作义认为自己在北平部署的55万兵力仍有一战之力,因此自己还没有完全丧失“最后的希望”。在谈判时,傅作义坚持以“联军”名义加入中共阵营,不愿接受解放军改编。
傅作义麾下部队
然而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没有给他太多犹豫的机会。1949年1月,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,对拥有13万守军的天津发起天津战役。悍将刘亚楼仅用29个小时,就顺利解放了天津,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生擒活捉。
刘亚楼
看到解放军东野入关以及天津的下场,傅作义意识到自己的所有退路都已告终,负隅顽抗的前途是黯淡无光的。在女儿傅冬菊的牵线搭桥下,傅作义接受了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。
在天津解放6天后,傅作义召集北平全体中高级军官,向他们宣读了《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》,不出他所料,当他宣读这一决定时,底下的军官们似乎早就心里有数,默契地鼓掌示意,可见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早已经不得人心了。
傅作义
和平解放后的傅作义
1949年2月1日,全体国民党守备部队撤出北京城,由解放军入驻,这座历史古都幸运地避开了战火的侵扰,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产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的选择是极有价值的。
解放前的北平
然而此时傅作义的内心仍然充满着不安与忧虑。在北平和平解放后,傅作义的居所从中南海搬到了西单,生活水平有不小的落差。更让他内心惊惧的是,他看到解放军在1948年12月公布的国民党战犯名单中,赫然就有“傅作义”的大名。
傅作义不禁担忧:今天自己搬进了小胡同,明天是不是就要进战犯管理所了?想到这里,他赶紧去想办法和解放军高层“搭上关系”,先后对东野司令林彪以及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发出了宴席的邀请。
彭真
然而巧合的是,此时林彪和彭真都忙于接管北平庞大的军事、政治机构,正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,无法抽出时间赴宴。这无疑加重了傅作义的忧虑,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,傅作义几乎茶饭不思,人都肉眼可见地消瘦了一些。
直到2月22日,东野政治部主任陶铸不请自来,拜访了傅作义家,这才让傅作义“病中惊坐起”,喜出望外。在陶铸的安排下,傅作义见到了毛主席,并亲自“请罪”,而毛主席则给他吃下了定心丸:之前我们都是在战场上见面,清清楚楚,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,难舍难分!你弃暗投明,这就是你的功绩!
傅作义
傅作义的问题
得到毛主席“有功”的肯定评价后,傅作义内心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更让他惊喜的是,就在第二天,解放军各大高级将领特意开了一场庆祝北平解放宴会,而傅作义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得到了邀请。
次日上午,傅作义带着喜悦的心情参加了这场特殊的宴会。在宴会上,他见到了林彪、叶剑英、聂荣臻等解放军首长,并与他们一一握手。其中,面孔瘦削但神态深沉的林彪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林彪
这场宴会上,各大将领们把酒言欢,傅作义不再有成为阶下囚的忧虑,也就不由自主地觉得酒菜爽口。不过在众人喝过几轮酒后,脑袋有些飘然的傅作义对神态深沉的林彪实在有些不服气,他不禁举杯问道:林彪将军,据我所知,你的岁数没我大,打过的仗也没我多,为什么最后胜利的人是你呢?
这个问题有些直率,让不少将领面面相觑,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。不过林彪瘦削的脸上并未有任何神态变化,只是淡淡地回应:战争胜负,将领的能力只是一部分,剩下的还要看战士们的意志力与人民的支持程度。国民党之所以败得如此快,最大原因还是不得人心。
林彪
聂荣臻此时也举起了一杯酒,补充道:人民解放军是为人民而战的军队,这样的军队即使前期武器不如对面,也一样能取得最终的胜利。我们从军之人,还是要牢记军人为国为民的本职。
听到林彪和聂荣臻的回答,傅作义面露尴尬之色,久久没有回应。的确,论人心向背,早在他宣读那份《北平和平解放宣言》之前,他就已经在军官们的脸上看到了答案。如今究竟还有什么可论是非成败的呢?